新闻动态
- 发布日期:2025-04-12 16:47 点击次数:136
杜甫,字子美,自号杜陵布衣、少陵野老,被后世尊称为“诗圣”,是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。
杜甫自幼好学,七岁便能作诗,“七龄思即壮,开口咏凤凰。”
十九岁起,他踏上漫游之路,尽情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。“会当凌绝顶,一览众山小”,充满浪漫主义色彩,字里行间,洋溢着青年杜甫的豪情壮志。
杜甫的诗歌风格多样,用词精准。
“无边落木萧萧下,不尽长江滚滚来。”寄情于景,意境雄浑壮阔。
“好雨知时节,当春乃发生。”春雨轻柔而充满生机,境界清新自然。
“留连戏蝶时时舞,自在娇莺恰恰啼。”充满生活情趣,读来轻松惬意。
今天,分享一首杜甫脍炙人口的一首七绝,是他晚年创作生涯中的绝唱,后人评价其“子美七绝,此为压卷。”
图片
江南逢李龟年
唐·杜甫
岐王宅里寻常见,崔九堂前几度闻。
正是江南好风景,落花时节又逢君。
【释义】
当年在岐王的宅子里常常和您见面,在崔九的堂前也多次聆听您美妙的音乐。
如今正是江南风景最美的时候,在这落花缤纷的时节又和您重逢。
学生时代读这首诗,只是感觉很美,却不知,这短短二十八个字,道尽了人世的沧桑和时代的兴衰变迁。
图片
“岐王宅里寻常见,崔九堂前几度闻。”
诗的开篇,杜甫便以一种平淡而又略带回忆的口吻,将读者带回过去的时光。
当年在岐王的宅子里常常和您见面,在崔九的堂前也多次聆听您美妙的音乐。
李龟年,在当时名满天下的音乐家,是响当当的人物,岐王李范和殿中监崔九都是他的粉丝。
岐王李范是唐玄宗的弟弟,爱好文艺,府中常常高朋满座,文人雅士云集。崔九是中书令崔湜的弟弟,其堂前也是文人墨客汇聚的场所。
年轻气盛的杜甫,怀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,漫游在繁华的洛阳城。他在岐王宅里、崔九堂前时常与李龟年碰面,多次欣赏到他的精彩演出。
那时候,百姓生活富足安乐,文化百花齐放,是杜甫人生中一段美好的回忆。
诗中没有直接描绘李龟年的音乐,而是通过“寻常见”“几度闻”这两个词,将当时优渥安逸的美好生活尽显无遗。
可以说,这也是大唐盛世其中的一个缩影,诗人对那段黄金岁月的眷恋,也浓缩在字里行间。
图片
“正是江南好风景,落花时节又逢君”
后两句笔锋一转,从往昔瞬间回到现实。如今江南大地风景依旧迷人,在这落花缤纷的暮春时节,我又和您相逢。“落花”,既是实写暮春落花的自然景象,又感叹大唐盛世的衰落,以及两个人的落魄与凄凉。公元755年12月,“安史之乱”爆发,社会动荡,百姓流离失所,李龟年也流落江南,依靠在民间卖唱为生。
“感时花溅泪,恨别鸟惊心。”杜甫在颠沛流离中,目睹战争带来的再难,让他痛心疾首。
公元770年暮春时节,饱经风霜的两个人,在江南街头偶然重逢。四目相对的一刹那,内心感慨万千。
安史之乱虽已平息,但大唐盛世也再难复原。那曾经的美好时光,已经被岁月的风吹散,两人的脸上,也布满沧桑的痕迹。
此时的江南,青山绿水,烟柳画桥,落英缤纷,犹如画卷,是多少文人墨客所向往的地方。
可是在杜甫眼中,却充满了无尽的凄凉。今昔对比,简单的一句相逢,背后却藏着无尽的心酸,流露出对盛世不再,人生沧桑的叹息。
这首诗,以乐静写哀情,言有尽而意无穷,杜甫将自己对往昔的怀念、哀伤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都融入到文字中。
至今读起,那份厚重的情感,依然可以透过文字扑面而来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